
——青海銅業電解車間工藝設備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投運
運輸、質檢、取樣、打包、稱重、貼標、裝車……在青海銅業廠區內,極板無人智能化轉運生產線高效運轉,RGV智能運輸小車和機械臂各司其職,有序作業。通過數智化改造,原來獨立而復雜的煉銅工序,現在全流程自動化一次就能完成。

秋日的青海銅業全景
近日,青海銅業迎來了重要的技術里程碑,其電解車間工藝設備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成功投入使用。這一創新舉措不僅標志著公司在智能化轉型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更預示著未來在效率提升與安全保障方面的新篇章即將開啟。

成品陰極銅下線
青海銅業電解車間工藝設備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是西礦集團認真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對標世界一流,實現機械化替人、智能化換人,保障生產經營各環節高效運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依托智能管控系統,將機械自動化與智能化控制進行深度融合,實現信息化管理系統、自動化控制系統、智能化運維系統、實時視頻監控系統以及遠程在線維護系統的有機結合,同時引入先進的算法與模型,對生產數據進行深度挖掘與分析,為決策層提供精準的決策支持,進一步提升企業智能化水平。項目主要包含陽極板智能化轉運、倉儲及整形系統構建,陰極銅智能轉運、倉儲及裝車系統構建,殘極處理系統改造與升級,5G通信網絡建設四大方面內容。

圓盤澆筑
年產20萬噸陰極銅、勞動強度降低、可實現年能耗降低48tec/a(折標煤)……走進青海銅業廠區內,一輛輛黃白色相間的RGV小車在軌道上來回穿梭,井然有序地轉運陽極銅板與陰極銅板。
“這種RGV智能運輸小車雖構造簡約,但功能卻極為出色。巧妙地連接了冶煉與電解兩大環節,實現了無人值守。”青海銅業設備能源部副主任王洪璽說。

RGV智能運輸小車
這只是此次項目建設的一角。從冶煉車間陽極板澆筑轉運到成品陰極銅入庫裝運,這里正上演著“數”與“術”深度融合的精彩蝶變。
熔煉車間內,火紅的銅水經過圓盤澆鑄機塑形成一塊塊陽極銅板,通過2臺龍門取板機將陽極板取出并放置在對應的軌道RGV運輸車,實現精準識別對接圓盤澆鑄機、自動抓取并自動裝車,而RGV運輸車在系統智能調度下,將陽極板從裝載點自動轉運至倉儲庫區,實現陽極板的自動化倉儲管理……


陽極智能轉運系統
新建的陽極智能轉運、倉儲及整形系統,實現陽極板從生產到倉儲、再到整形機組的全程自動化與智能化管理。該系統深度融合廠級生產計劃與調度指令,精準制定倉儲管理策略,設計陽極板最大庫容量3500塊,滿足生產周期的波動與調度需求,并智能調度水槽提板機、RGV智能運輸小車、智能行車等關鍵設備,確保陽極板在生產流程中的高效、有序流轉。

陽極板智能化倉儲
接收、對中、垂直矯耳、稱重、測厚、水平壓耳壓面、不合格板剔除、底銑耳……這是陽極板從倉儲區運送至電解車間后的第一步。在這里,陽極板通過新建整形機組系列操作后排距在吊板站,等待吊裝入電解槽進行電解。“整個轉運倉儲過程全自動運行,實現無人化自動生產,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更確保了作業安全,降低了人工成本。”王洪璽說。

電解車間飛舞的機械臂與陽極整形機組遙相呼應
機械臂在作業中展現出靈巧的身姿,輕松抓取陰極銅,一摞摞陰極銅板經過取樣、自動稱重、壓緊、捆扎等操作后進入自動轉運線,被運送至銅成品立體庫。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項目升級對現有剝片機組增設自動稱重、貼標及修整功能,并設置鏈運機、對中裝置及異常剔除口,實現銅垛的異常處理與重新上線。

下線的陰極銅即將通過智能轉運進入立體庫
隨著項目投入運行,改造后的青海銅業陰極銅成品庫也揭開了神秘面紗。由RGV智能運輸小車運送至成品庫的陰極銅垛經過貼標承重、修整等操作后上線靜待入庫。3臺堆垛機在立體庫區中穿梭自如,將打包好的銅板穩穩舉至貨架層,無人天車在激光定位儀精準指引下進行汽車吊裝作業,銅板碼放井然有序。依托WMS庫管系統與設備PLC數據交互,自動統計生產效率、設備利用率、物料消耗,整個生產流程通過數字化系統實現無縫銜接。


陰極銅成品立體庫
此外,經過電解后的陽極板殘極通過新增高效洗滌系統,將水平堆垛輸出改為雙邊輸出,匹配后續殘極自動破碎工序,從而實現殘極高效洗滌、連續自動化破碎功能,顯著提升殘極處理工序的運行效率和生產能力。

陰極銅智能倉儲系統
“原來我們的陰極銅垛主要采用人工碼放方式堆放,不僅大量占用倉儲空間,轉運效率也低。采用智能銅庫系統之后,整個生產過程實現無人化操作,實現生產數據的實時跟蹤和管理,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青海銅業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孔俊杰說。

陰極銅成品立體庫內推垛機正在作業
廠區金黃,環境優美,車間內機械臂自動運轉,銅水如金色瀑布般精準流轉,整個現場僅有寥寥數人,卻秩序井然。青海銅業正在重新定義“綠色冶煉”新樣貌。


智能行車正在自動裝車